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蔣介石」標籤的文章

顏純鉤: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

圖片
顏純鉤: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 —儒家的仁加基督教的愛 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5-17 訊 作者: 顏純鉤 一九五一年蔣介石就推動台灣的地方民主選舉。第一屆選舉鋪開時,台中有一個黨外人士參選,形勢超過國民黨的代表。蔣介石初時擔心台中市長落入黨外人士手中,便讓手下去勸該候選人「自動退選」。此人果然宣布退選,但次日蔣介石後悔,擔心國民黨名不正言不順,於是又暗示該人重新參選。結果,台中第一屆市長便由一位黨外人士取勝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北,蔣介石沒有干預,台北便也落入黨外人士手中。一九五一年是什麼年月?中共在大陸一黨天下正氣焰高張,大開殺戒鎮壓百萬地主,當時蔣介石已在推動台灣地方選舉了。 偶然看到美國之音「解密時刻」的節目,主持人訪問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女士,介紹 蔣介石 日記。這個節目翻轉了我對蔣介石的看法,也進一步明白,台灣最終和平轉型,走向民主化,其實不是在 蔣經國 手上才啟端,早在蔣介石手上就有伏筆。 日記中蔣介石提到,他的政治理念是以儒家的「仁」加基督教的「愛」為精神價值的基礎。蔣介石年輕時在日本求學,接受日本從西方引進的現代文化,他追隨的 孫中山 ,其思想邏輯也建基於西方的現代意識形態。 蔣介石夫人 宋美齡 是基督教徒,蔣介石晚年也皈歸基督教。國民黨的黨政高官中,很多都是留學歐美的知識精英,他們的思想底蘊也是西方文化,所以,整個國民黨的思想文化,其來源都是西方現代思想,國民黨最終走向民主化,有其源遠流長的根基。 正是這種知識結構決定了國民黨的政治路線,它與中共主要社會成分為農村流氓無產者,整個思想體系來源於蘇共的殘忍獨裁,國共兩黨在思想源頭上就已水火不相容。蔣介石當然也是獨裁者,但他是國民黨從獨裁走向民主的過渡人物,早在國民黨敗退台灣偏安一隅時,蔣介石就在摸索一條改造國民黨的新路。 一九五一年蔣介石就推動台灣的地方民主選舉。當第一屆選舉鋪開時,台中有一個黨外人士參選,其形勢超過國民黨的代表。蔣介石初時擔心台中市長落入黨外人士手中,便讓手下去勸該候選人「自動退選」。 鑑於當局的

宋美齡:晚年為何拒絕回憶?

圖片
宋美齡:晚年為何拒絕回憶?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5-16 訊 1975年4月5日,蔣介石病逝,宋美齡料理完喪事後,宣布她將赴美居住。宋美齡的公開解釋是治病,說自己早就查出了乳腺癌,想去美國做手術,但因為蔣介石病重無暇自顧,現在人已不在,她一個人留在兩人共同生活20多年計程車林官邸觸景傷情,遂決定離開。 一個孀居老人遠走他鄉,很多人推測必有重大隱情。 1975年9月17日,蔣經國親自攙扶繼母宋美齡走進專機機艙,一如往常那般恭順。外界盛傳,老夫人是與小蔣奪權失敗被迫出走。按照蔣經國之子蔣孝勇的說法,想奪權的是孔家後代,蔣介石剛剛過世那天,孔家人天天在床邊向宋美齡「勸進」,但「祖母真是位難得的女士」,她立場非常堅定,「從頭NO到底」。家庭紛爭很大程度上促使宋美齡更加迅速地離開,為了避嫌。齡僅回復四個字:「信收到了。」 白髮人送走黑髮人 1981年宋慶齡在北京去世,治喪委員會給宋美齡發出邀請。長島別墅門前那幾天擠滿了記者,媒體很關注宋美齡是否會來奔喪。據身邊侍從人員透露,宋美齡對姐姐的死幾度落淚,但公開場合她從無情緒流露。宋慶齡晚年很想見美齡,曾托廖承志輾轉捎話到美國,宋美 1982年,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廖承志,受組長鄧穎超委託,給蔣經國寫公開信,望蔣經國順勢和談,促成統一,將來把蔣介石遺體遷安故土。蔣經國奉行「三不原則」沒有回音,宋美齡代之覆信——信用中文寫作,由蔣介石身邊最年輕的「文膽」秦孝儀代筆。文中回顧與廖仲愷夫婦並肩戰鬥的革命友誼等等。 後來,鄧穎超沒有放棄,每逢新年都給宋美齡寄賀卡。為表謝意,1984年鄧穎超80大壽時,宋美齡從美國托人送了一隻水晶兔作為生日禮物,因為鄧穎超是屬兔的。宋美齡與鄧穎超在抗戰期間曾聯手成立保育會救助難童,當時宋對鄧頗為欣賞。借著這份私誼,1988年,鄧穎超給宋美齡寫信,呼籲「與夫人共謀我國家民族之統一」,憶及「廬山初識,忽忽五十年矣。山城之聚,金陵之晤,猶歷歷如昨」,言辭懇切。宋美齡不為所動。 1986年宋美齡回台灣參加蔣介石的百年誕辰慶典,一住近5年,在此期間蔣經國去世。宋美齡已經90多歲,有意在台灣安度晚年。然而台灣已翻天覆地,蔣經國去世前解除了黨禁報禁。宋美齡是蔣家王朝最後的代言人,專制獨裁時代的活化石,民眾的批判與反思難免不以她為突破口。她發表文章針鋒相對:「世上有即溶咖啡、即溶茶,卻不可能有速成的民主,有也只是

被中共造謠污衊為「大貪污犯」湯恩伯竟無錢看病

圖片
被中共造謠污衊為「大貪污犯」湯恩伯竟無錢看病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4-24 訊 作者: 薩沙 (左起)1945年,湘西芷江會戰大捷後,王耀武、盧漢、張發奎、會戰總指揮何應欽、 湯恩伯 、杜聿明、蕭毅肅在一起交談。(網絡圖片) 共產黨 的很多攻擊 湯恩伯 的文章,直指他的 腐敗貪污 ,剋扣軍餉,甚至和日偽做生意賺錢。抗戰勝利以後,湯恩伯又發接收財,賺了無數的錢。比如:1949年5月6日,湯恩伯令親信從 上海 秘密將50萬美元軍費匯到美國一個朋友的帳戶上,再由這位朋友將錢轉匯給日本的王文成、龍佐良處。1949年7月,這兩人花3萬美元在日本東京近郊給湯恩伯買了一棟有22間房間的豪宅。誰想到,這個所謂的「大貪污犯」,最終竟然死於無錢看病。事實到底如何呢? 我們可以這麼說,人賺錢的目的是什麼?是為了花錢,為了揮霍。 賺到錢以後,即便當時不用不揮霍,總有一天會揮霍的。就算平時不揮霍,但生死關頭需要用錢的時候,也肯定會用的。 這一點,我想大家應該沒有什麼質疑吧。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悖論,我黨很難自圓其說。 很多被我們宣傳部門攻擊為貪污巨款的國軍高層,最終因無錢治病紛紛送命。 可以說,是歷史現實給了無恥宣傳文人一個響亮的耳光。 「富甲天下」的「中國四大家族」之一陳家,陳果夫沒錢看病,於1951年病死在台灣; 陳立夫 ,則靠一個小養雞場苦苦維持生計。 試問,這也算富甲天下,也算中國最富的四大家族?那麼我們中國隨便幾個貪污的村長,就是宇宙四大家族了。 有意思的是,湯恩伯也是如此,他竟然是死於沒錢看病。 多年的軍旅生涯毀了湯

敢罵蔣介石的大師之死

圖片
敢罵蔣介石的大師之死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3-20 訊 作者: 林輝 劉文典則指著蔣介石說:「你就是軍閥!」蔣介石惱羞成怒,當場打了他兩個耳光,劉文典也不甘示弱,當眾飛起一腳踢在蔣介石的肚子上。蔣遂將他當場羈押,說要槍斃。後來多虧蔡元培、陳立夫等人說情,被關了七天的劉文典才被釋放。這個故事當時流傳甚廣。 就是這樣一個響噹噹的人物,在中共執掌政權後的五十年代中後期的批判中,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,自毀聲譽地詆毀自己、批判自己。劉文典不僅向自己先前的舊識、學生、同仁低頭,而且向整個社會低頭,並承認了那些「與女藝人周旋」及「一肚子黃色東西」等莫須有罪狀 現今知道劉文典先生的人可謂少之又少,但在民國時期,他可是位響噹噹的人物,名聲不亞於章太炎、劉師培、 胡適 、 陳寅恪 等,是被國民政府視為「國寶」的國學大師。他學識淵博,精通老子、莊子,而且恃才傲物。不僅看不起 沈從文 、聞一多等靠弄文學發家的教授,而且還敢當面辱罵 蔣介石 。更為特別的是,他嗜好抽大煙,而且最終也因此被西南聯大開出。許多有關他的小故事在民國流傳一時。 出生在安徽的劉文典,曾就讀於蕪湖安徽公學,1909年赴日留學,1912年回國,據說精通英、德、日、意等語言。1927年任安徽大學法學院院長兼預科主任,但行校長之職。後被聘為北大教授,又在清華任教十年,之後在西南聯大及雲南大學教授十餘載。 劉文典上課時,天南地北都可以聊,而且常常是不拘常規,隨意而為。一次在西南聯大上課時,他剛講了半小時課,就突然宣布提前下課,改在下星期三晚七點半繼續上課。原來那天是皇曆五月十五,他要在月光下講《月賦》。試想一下,當時的授課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啊! 1939年,劉文典出版了《莊子補正》10卷,陳寅恪為此書作序。他曾口出狂言說:「在中國真正懂得《莊子》的,就是有兩個人。一個是莊周,還有一個就是劉文典。」 恃才傲物的劉文典,還十分看不起沈從文。他曾說:「沈從文算什麼教授!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,他該拿四百塊錢,我該拿四十塊錢,而沈從文只該

黑心共諜一句話!國民黨軍7萬人死光

圖片
黑心共諜一句話!國民黨軍7萬人死光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3-06 訊 「他」作為 蔣介石 身邊的智囊,也救過蔣介石的命,但兩度參與國共內戰最高機密會議,同時卻與解放軍保持著密切聯繫,還因他的一句話,讓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軍隊7萬人全軍覆沒,這個人是最狠心的共諜,他叫韓練成。 韓練成。(圖/翻攝自百科知識中文網) 韓練成家境貧寒,1909年出生長大後,他的母親向打臨工的老闆借來第二中學「韓圭璋」的畢業文憑,矇混進西北陸軍當一個學生兵。 1929年,蔣介石北伐時在歸德火車站的「總司令列車行營」上指揮作戰。當時的韓圭璋擔任第六十四師獨立團團長,另一個軍閥 馮玉祥 的軍隊包圍蔣介石的「列車行營」時,韓圭璋部隊沖入火車站,成功解圍救出蔣介石。 事後論功行賞,蔣介石特批韓練成為黃埔軍校的三期生,改回原名韓練成,列入學籍。從此,韓練成變成蔣介石的黃埔系,1935年晉升為少將。 蔣介石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 1946年國共戰爭開打,當年10月韓練成是國民黨整編第46師的師長,了解到國民政府的戰略計劃後,韓練成就把情報都給共產黨,還約定了與華東解放軍聯絡的暗號:「洪為濟」。 國民政府的計劃是韓練成率領的整編46師加入北線集團,由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揮。然而,韓練成故意不聽指揮,胡亂調動兵力,干擾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、李仙洲等人的作戰部署。結果李仙洲集團軍被包圍後想突圍,韓練成卻神秘「失蹤」,共軍的幾個縱隊一塊出擊,不到兩個小時,李仙洲5萬大軍就被殲滅殆盡。 國民革命軍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 戰役失利之後,韓練成不但沒有銷聲匿跡,反而主動返回 南京 ,見到了蔣介石請罪。蔣介石聽後不但不懷疑,而且稱他是「萊蕪戰役唯一生還的英雄」,並稱讚他:「一俟跑出,即刻返京,極其忠勇可嘉。」 韓練成。(圖/翻攝自華人百科) 1947年3月底,蔣介石親自下令,調韓練成入國民政府參軍處任參軍。這是韓練成第二次在蔣介石的身邊參與機要,而且這一次的參與程度更高:送蔣介石看的戰報最後要經韓練成過手,而蔣介石批出的命令最先經韓練成過目。 有一場決定國共在華北地盤勝敗的孟良崮戰役,關於張靈甫的整編74師到底是走還是守,韓練成在關鍵時刻對蔣介石說了一句:「共軍善打運動戰,我們在魯南(萊蕪)就是在運動戰中吃的虧。」 韓練成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 蔣介石聽了這個「讒言」,就命令74師死守孟良崮、想吸引共軍,再四

轉型?習花很多精力在這上 蔣介石聰明的選擇

圖片
轉型?習花很多精力在這上 蔣介石聰明的選擇 —俄裔史學專家稱蔣毛鄧為獨裁者 唯蔣介石有反思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2-24 訊 蔣介石 、 毛澤東 和 鄧小平 全是獨裁者,但蔣介石比較文明,與毛和鄧不同。 俄裔中國近代史專家亞歷山大-潘佐夫(Alexander V. Pantsov)曾先後撰寫毛澤東、鄧小平和蔣介石的傳記,認為這三人均想要取得更大的權力,成為近代史上的獨裁者。但他同時表示,獨裁者有不同種類,可以帶領國家向前或倒退。三人當中只有蔣介石到台灣後有所反思,改變執政路線,造就了台灣今天的民主和繁榮。 專門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俄裔歷史專家亞歷山大-潘佐夫,在閱讀存放在 俄羅斯 國家歷史檔案館的中國近代史敏感資料後,決定以毛澤東、鄧小平和蔣介石為主題,為他們撰寫傳記。 他本周五(2月23日)出席台北國際書展,介紹新書《失敗的勝利者:蔣介石》並接受訪問。他表示,作為歷史學者,要以客觀的態度看待歷史。他寫蔣介石一書時,曾先後到台灣、 南京 、美國和英國等地收集資料,以加強對蔣介石的了解。又說,雖然蔣介石、毛澤東和鄧小平全是獨裁者,但蔣介石比較文明,與毛和鄧不同。 【俄裔史学专家称蒋毛邓为独裁者 唯蒋介石有反思】 俄裔中国近代史专家亚历山大潘佐夫(Alexander V.… pic.twitter.com/pEOwTYhMFm — 自由亚洲电台 (@RFA_Chinese) February 23, 2024 潘佐夫:「我認為蔣介石是文明的獨裁者。毛澤東、鄧小平和蔣介石全是獨裁者,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殺了好多人,蔣介石時代也是,我估計蔣的時代有150萬人死亡,但只有蔣介石帶領國家走向民主。他在大陸犯了很多錯,但到了台灣後,他很聰明地做了考量和總結,改變政策,使台灣可以繁榮起來。當然當中有美國的協助和保護,不過,對我來說,蔣介石相對而言,在三人當中是比較好的一人。」 近代史學家:習近平重國家控制不會走民主轉型路 潘佐夫表示,沒有人是天生的獨裁者,又說,蔣、毛和鄧時代的中國,經歷多年內戰,經濟非常貧窮,也是半殖民地的地方,受到帝國主義威脅。面對不平等條約的國恥,只有掌握權力,才能尋找新出路。根據他的研究,毛澤東曾是愛自由和民主的人,提出解放婦女。鄧小平也曾嘗試,壯大中國的中產階級,為走向民主提供基本的條件。但不同於蔣介石選擇跟隨 孫中山 的路,毛澤東和鄧小平追隨

【老照片】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評價張學良 非常透徹

圖片
【老照片】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評價張學良 非常透徹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1-09 訊 「小事精明,大事糊塗」者,為人群中的中堅力量。這股力量大到可以拖住歷史巨輪,停滯不前甚至後退連連。 @Ivy01011: 張學良 晚年回憶:他們(中共)長徵到陝北後,只剩一萬多人,且兵疲馬憊,消滅他們易如反掌,而我鬼迷心竅,抓了蔣公,救了他們。但他們不念舊情殺了我四弟(指張學思,文革中被迫害至死),蔣公軟禁了我,卻陰錯陽差保護了我,使我活到90多歲,如果當年我留在他們那,我早就沒命了。 @布道寬窄:1936年10月26日, 西安 華山蒼龍嶺。49歲的 蔣介石 穿著草鞋爬山,35歲的張學良蹲坐於蔣介石身旁。身後分別是侍從室主任中將錢大鈞(右)和侍從室少將高級參謀,也是蔣的堂侄蔣孝先。這張照片拍後47天,「 西安事變 」爆發。蔣的這兩位貼身要員一傷一死,錢大鈞子彈貫穿肋肩,蔣孝先被打死在華清池。 1936年10月蔣宋在西安附近武王墓前留影。張學良 楊虎城 作東。僅僅一個月後,他就發動西安事變。 任鵬霄:照片拍攝於1934年,張學良剛剛擺脫毒癮,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穿著也屬實潮流。 @KUI__YANG:「小事精明,大事糊塗」者,為人群中的中堅力量。這股力量大到可以拖住歷史巨輪,停滯不前甚至後退連連。 責任編輯:   東方白   來源: 阿波羅網 東方白編輯 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圖片
蔣介石對得起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對得起蔣介石嗎? 阿波羅新聞網 2023-10-27 訊 作者: 姚小遠 國軍即將失去北平之際甚至大陸之際,蔣介石派飛機到北平最後接的人,不是黨政軍要員,也不是士紳大賈,而是一些學術上有造詣、有成就的知識份子。遺憾的是,蔣介石最後的飛機空空蕩蕩,大多數蔣介石希望接走的知識份子選擇了留下來。於是,等待他們的,則是很快來臨的思想改造和靈魂折磨,堅決鬥爭、無情打擊,許多人死於非命或者一蹶不振、人不人鬼不鬼開始了卑微而屈辱的人生。 蔣中正 總統在台灣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。 提要: 蔣介石 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滅亡,期間 知識份子 們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,他們甘當中共的急先鋒和馬前卒,推波助瀾、落井下石;他們被中共的假象和說教所迷惑,分不清是非,辨不得真假。他們顛覆了國民政府,卻迎來了「人民政府」,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人,在這個「人民政府」里度盡劫波,有些甚至遭遇了滅頂之災。 蔣介石 對得起民國知識份子,民國知識份子對不起蔣介石,他們後來所承受的,則是一種報應。 看 龍應台 的《大江大海1949》,最讓我感動的是,那些學校里的學生跟著潰敗的國民政府一路走來,一路走去,而這種走來走去,其實從抗戰時期,就已經存在。抗戰時期最著名的西南聯大,就是國民政府重視教育的一個真實證據。 中國最頂級的國學大師 陳寅恪 選擇了留下來,不隨蔣介石到台灣,最終於文革期間遭到迫害慘死。 國軍即將失去北平之際甚至大陸之際,蔣介石派飛機到北平最後接的人,不是黨政軍要員,也不是士紳大賈,而是一些學術上有造詣、有成就的知識份子。遺憾的是,蔣介石最後的飛機空空蕩蕩,大多數蔣介石希望接走的知識份子選擇了留下來。於是,等待他們的,則是很快來臨的思想改造和靈魂折磨,堅決鬥爭、無情打擊,許多人死於非命或者一蹶不振、人不人鬼不鬼開始了卑微而屈辱的人生。 而跟蔣介石離開大陸的 胡適 先生,說過這樣一句準確描述國共的話:對於國民黨來說,自由是多與少的問題;對於共產黨來說,自由是有與無的問題。這樣一個歷史問題,胡適答對了。再於是,他的學術與晚年沒有像他的那些留在大陸的同儕們走入歧途、滅亡和碎片化。 1931年「九一八事變」後,蔣介石在中央大學演講後,被各大學的師生們圍堵。 而由此往前溯,蔣介石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滅亡,期間知識份子們是起到了很大甚至非常大的作用,他們甘當中共意識形態的急先鋒和馬前卒,推波助瀾

修身與治國:蔣介石的省克生活

圖片
修身與治國:蔣介石的省克生活 阿波羅新聞網 2023-10-22 訊 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一書中反映了蔣介石如何修身,及其修身與治國之間的關係。蔣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習的宋明理學,並植根於儒家孝道思想,另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的影響。蔣介石几乎每日都進行自我反省,檢討個人道德、知識與事功等方面的缺失。蔣介石的省克生活不但表現出以傳統理學為基礎,並加進中國與日本近代的陽明學,以及基督教信仰而摶成的思想特徵,更反映出1949年之後他以倫理、民主與科學三科作為治台基調的思想基礎。 隨著 蔣介石 《日記》的公布,以及與此相關的史料如《 蔣中正 「總統」檔案·事略稿本》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等書的出版,揭露出蔣氏的公私生活與內心世界,也使我們得以觀察到以往不為人知的歷史面向。這一批史料尤其顯示了蔣氏在「私領域」與「公領域」之間的種種思考與行止。其中,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一書中的「省克記」收錄了蔣氏日記之中關於自我反省的記載,這部分史料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蔣介石如何修身,並思考其修身與治國之間的關係。 「省克」即《論語·學而》所謂「吾日三省吾身」中的自我反省,省克二字為宋明理學的專有詞彙,指省察與克治,亦即:反省與體察關於自我行為中的過失,通過檢討與修正的動態過程,以達到個人境界的提升。蔣氏省克觀念主要源於 王陽明 學說,不過他在信仰基督教之後,又將理學之修身與基督教之信仰綰合為一,是以蔣氏省克思想同時包括傳統理學與西方基督教兩方面的淵源。本文將依賴蔣氏《日記》《蔣中正「總統」檔案·事略稿本》與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中的「省克記」、「學記」等材料,對蔣氏的省克生活作一描述與分析,並進而思考其歷史意義。 一蔣氏省克思想的淵源:理學與基督教 蔣介石的省克生活主要奠基於其自幼所研習的宋明理學,尤其是其中的陽明學說。對蔣介石來說,它是王陽明心學「致良知」與「知行合一」之人生哲學的一個環節。王陽明思想首揭「致良知」,以良知作為行為準繩。良知之於人,如「舟之有舵」,能引導吾人朝正確之方向前進。根據陽明哲學,在人們決定「致良知」的人生方向之後,接著有三個「行」方面的功夫:第一是「居敬存養」,按照王陽明的解釋,「居敬」便是存養工夫,以敬來存養其心,亦即「存養此心之天理」;第二是「省察克治」(簡稱省克),指在道德修養上先要求自我反省,識得病根所在,然後再做真實切己的「克己」工夫,以克除人慾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