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基督教」標籤的文章

顏純鉤: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

圖片
顏純鉤: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 —儒家的仁加基督教的愛 蔣介石是台灣民主奠基人 阿波羅新聞網 2024-05-17 訊 作者: 顏純鉤 一九五一年蔣介石就推動台灣的地方民主選舉。第一屆選舉鋪開時,台中有一個黨外人士參選,形勢超過國民黨的代表。蔣介石初時擔心台中市長落入黨外人士手中,便讓手下去勸該候選人「自動退選」。此人果然宣布退選,但次日蔣介石後悔,擔心國民黨名不正言不順,於是又暗示該人重新參選。結果,台中第一屆市長便由一位黨外人士取勝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北,蔣介石沒有干預,台北便也落入黨外人士手中。一九五一年是什麼年月?中共在大陸一黨天下正氣焰高張,大開殺戒鎮壓百萬地主,當時蔣介石已在推動台灣地方選舉了。 偶然看到美國之音「解密時刻」的節目,主持人訪問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女士,介紹 蔣介石 日記。這個節目翻轉了我對蔣介石的看法,也進一步明白,台灣最終和平轉型,走向民主化,其實不是在 蔣經國 手上才啟端,早在蔣介石手上就有伏筆。 日記中蔣介石提到,他的政治理念是以儒家的「仁」加基督教的「愛」為精神價值的基礎。蔣介石年輕時在日本求學,接受日本從西方引進的現代文化,他追隨的 孫中山 ,其思想邏輯也建基於西方的現代意識形態。 蔣介石夫人 宋美齡 是基督教徒,蔣介石晚年也皈歸基督教。國民黨的黨政高官中,很多都是留學歐美的知識精英,他們的思想底蘊也是西方文化,所以,整個國民黨的思想文化,其來源都是西方現代思想,國民黨最終走向民主化,有其源遠流長的根基。 正是這種知識結構決定了國民黨的政治路線,它與中共主要社會成分為農村流氓無產者,整個思想體系來源於蘇共的殘忍獨裁,國共兩黨在思想源頭上就已水火不相容。蔣介石當然也是獨裁者,但他是國民黨從獨裁走向民主的過渡人物,早在國民黨敗退台灣偏安一隅時,蔣介石就在摸索一條改造國民黨的新路。 一九五一年蔣介石就推動台灣的地方民主選舉。當第一屆選舉鋪開時,台中有一個黨外人士參選,其形勢超過國民黨的代表。蔣介石初時擔心台中市長落入黨外人士手中,便讓手下去勸該候選人「自動退選」。 鑑於當局的

修身與治國:蔣介石的省克生活

圖片
修身與治國:蔣介石的省克生活 阿波羅新聞網 2023-10-22 訊 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一書中反映了蔣介石如何修身,及其修身與治國之間的關係。蔣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習的宋明理學,並植根於儒家孝道思想,另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的影響。蔣介石几乎每日都進行自我反省,檢討個人道德、知識與事功等方面的缺失。蔣介石的省克生活不但表現出以傳統理學為基礎,並加進中國與日本近代的陽明學,以及基督教信仰而摶成的思想特徵,更反映出1949年之後他以倫理、民主與科學三科作為治台基調的思想基礎。 隨著 蔣介石 《日記》的公布,以及與此相關的史料如《 蔣中正 「總統」檔案·事略稿本》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等書的出版,揭露出蔣氏的公私生活與內心世界,也使我們得以觀察到以往不為人知的歷史面向。這一批史料尤其顯示了蔣氏在「私領域」與「公領域」之間的種種思考與行止。其中,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一書中的「省克記」收錄了蔣氏日記之中關於自我反省的記載,這部分史料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蔣介石如何修身,並思考其修身與治國之間的關係。 「省克」即《論語·學而》所謂「吾日三省吾身」中的自我反省,省克二字為宋明理學的專有詞彙,指省察與克治,亦即:反省與體察關於自我行為中的過失,通過檢討與修正的動態過程,以達到個人境界的提升。蔣氏省克觀念主要源於 王陽明 學說,不過他在信仰基督教之後,又將理學之修身與基督教之信仰綰合為一,是以蔣氏省克思想同時包括傳統理學與西方基督教兩方面的淵源。本文將依賴蔣氏《日記》《蔣中正「總統」檔案·事略稿本》與《蔣中正「總統」五記》中的「省克記」、「學記」等材料,對蔣氏的省克生活作一描述與分析,並進而思考其歷史意義。 一蔣氏省克思想的淵源:理學與基督教 蔣介石的省克生活主要奠基於其自幼所研習的宋明理學,尤其是其中的陽明學說。對蔣介石來說,它是王陽明心學「致良知」與「知行合一」之人生哲學的一個環節。王陽明思想首揭「致良知」,以良知作為行為準繩。良知之於人,如「舟之有舵」,能引導吾人朝正確之方向前進。根據陽明哲學,在人們決定「致良知」的人生方向之後,接著有三個「行」方面的功夫:第一是「居敬存養」,按照王陽明的解釋,「居敬」便是存養工夫,以敬來存養其心,亦即「存養此心之天理」;第二是「省察克治」(簡稱省克),指在道德修養上先要求自我反省,識得病根所在,然後再做真實切己的「克己」工夫,以克除人慾,